華盛頓大學
University of Washington
凌晨三點抱著電腦在圖書館改小組作業時,我第108次問自己:這MBA讀得值不值?作為華盛頓大學福斯特商學院的在讀生,今天必須掏心窩子跟你們嘮嘮必修課那些事兒。
我們班38個人,第一個學期就刷下去6個。最要命的四門課堪稱"四大金剛":戰略管理課上要48小時連軸轉做商業模擬,財務會計那密密麻麻的報表能看花眼,市場營銷課的實戰項目直接對接西雅圖本地企業,最狠的是數據分析課,不會用Python真的會掛科!
教授們可不是吃素的。記得有次小組匯報,印度小哥PPT里有個數據誤差,史密斯教授當場掏出計算器核對,那場面堪比《華爾街之狼》。但正是這種較真勁兒,讓我們做的商業計劃書直接被星巴克區域經理相中,現在班里兩個同學已經拿到offer了。
給后來人的血淚忠告:第一,千萬別信"水碩"傳言,這里考試難度跟本科完全兩個量級;第二,小組作業盡早找固定隊友,我們組就是磨合了三個月才找到節奏;第三,善用學校資源,工作中心那些隱藏的內推渠道,比海投簡歷管用十倍;第四,Presentation要練到閉著眼都能講,上周我電梯里碰到系主任還被抽查作業進度;第五,也是最重要的——做好時間管理,工作、學習、社交不可能三角,必須有所取舍。
要說值不值?看看我同學現狀就知道了:亞馬遜總部挖走了6個,微軟收了4個,創業的3個都拿到天使輪。但這條路真不是人人都適合走,去年有個做餐飲的兄弟,實在跟不上課程節奏,第二學期就轉學了。
華盛頓大學MBA申請條件最新拆解
首先,學歷和工作經驗是硬門檻
華盛頓大學MBA對學歷的要求不算苛刻,但得有正經的本科學位。專業不限,商科、工科甚至文科都能申,關鍵看綜合背景。比較看重的是工作經驗,官方建議至少2年以上全職經歷。不過實際錄取中,3-5年經驗的申請者更占優勢。有個在讀的老哥跟我說,他們那屆有人干過銷售、IT,甚至還有建筑師轉行的,學校就喜歡背景多樣化的學生。
再說說考試成績
GMAT或GRE二選一,這是躲不過的。兩年錄取者的GMAT平均分在680左右,GRE換算后大概320+。如果分數沒到線但其他方面突出,也有機會。比如去年有個女生GMAT只考了650,但她在環保領域創業三年,對了也拿到了offer。學校明確說了:“分數不是唯一標準,我們更關注你能帶來什么。”
英語成績方面,非英語國家畢業的學生需要托福或雅思。托福建議100+,雅思7.0以上比較穩。有個小竅門:如果本科是在美國念的,或者在全英文授課的學校畢業,可以申請免語言成績。
推薦信和文書得走心
推薦信要兩封,最好是直屬上司或合作過的客戶寫。別隨便找個教授湊數,學校特別看重職場表現。有個校友透露,推薦人如果能具體舉例說明你的領導力或解決問題能力,比如“帶團隊完成某項目”“搞定難纏的客戶”,效果會更好。
文書題目每年微調,但核心就三個問題:
1. 為啥選華盛頓大學的MBA?
2. 你的職業目標是什么?
3. 你能給同學和學校貢獻啥?
別光寫“學校排名高”“課程設置好”,得結合自身經歷。比如有個申請人寫自己做過跨境電商,想通過MBA學習供應鏈管理,把中國制造賣到北美,這就很實在。
面試環節別掉鏈子
材料過了關,接下來是面試。30分鐘左右,通常由招生官或校友來面。問題集中在職業規劃、團隊合作案例這些。去年有個面試官問:“如果你老板和同事意見沖突,你怎么處理?”這類問題沒有標準答案,主要看邏輯和應變能力。
申請時間要卡準
每年分三輪申請,建議趕第一輪(通常10月截止)。這一輪名額多,審核時間也充裕。對了一輪往往剩的都是補漏的位置,競爭反而更激烈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點實在的
華盛頓大學MBA不搞“唯分數論”,他們特別喜歡有明確職業規劃、能帶動課堂討論的人。如果你干過跨行業項目,或者參與過公益組織,這些經歷都能加分。申請材料千萬別套模板,招生官每年看幾千份資料,是不是真心想來一眼就能看出來。
準備材料時建議列個清單:
1. 成績單(中英文對照)
2. 簡歷(重點突出管理經驗)
3. 文書(反復改三遍以上)
4. 推薦信(提前和推薦人溝通方向)
5. 存款證明(國際生大概要準備$60,000)
對了,申請費是85美元,提交前記得檢查郵箱別寫錯。如果收到面試通知,建議提前一周模擬練習,找個英語好的朋友幫你挑毛病。
現在華盛頓大學還新增了線上/線下混合授課模式,上班族可以靈活安排時間。這兩年擴招了國際生比例,對中國申請人算是利好。想沖的抓緊準備,明年政策說不準又有變化呢!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愛荷華大學MBA這個專業有什么優勢,怎么報名?了解學費,必修課程是什么
喬治·華盛頓大學mba課程結構,申請表、個人陳述、推薦信、學術成績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