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中央大學
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
后臺收到不少私信問臺灣中央大學MBA值不值得讀,尤其是上班族最關心的三個問題:要不要考英語?學費貴不貴?申請有沒有隱形門檻?作為幫學員拿過5張offer的“上岸人”,今天就拿小本本給大家嘮嘮干貨。
先說硬性條件:第一學歷要求全日制本科(專升本要看具體情況),工作經驗必須滿3年,這個卡得特別嚴。去年有個學員工作2年11個月被刷了,差1個月都不行。英語成績接受托福79+/雅思6.0+,但有個冷知識——能用大學英語六級430分代替,這對職場人簡直是救命稻草。
重點來了,他們家的隱性篩選標準:特別喜歡有跨部門協作經驗的人。面試官親口說過,去年錄取的學員里83%都有帶過3人以上團隊的經歷。所以準備申請材料時,項目經歷一定要突出協調溝通的細節,比如怎么帶著銷售和技術團隊完成產品落地,這種案例特別加分。
學費方面2025年漲到新臺幣42萬(折合人民幣約9.6萬),分四學期繳。但要注意住宿費每月要額外準備3000-4500元人民幣,學校提供的雙人宿舍特別緊張,很多學生選擇合租。建議提前半年開始看房,新屋區地鐵站附近的老公寓性價比最高。
三類人真不建議硬申:第一種是預算吃緊的,除了學費還要算上來回機票和生活費,兩年至少準備20萬人民幣打底;第二種是工作太忙的,周末要上全天課不說,小組作業經常要半夜開線上會議;第三種是想混學歷的,他們淘汰率最高達到37%,去年就有學員因為作業抄襲被退學。
有個實用小技巧:推薦信找直屬上司+客戶方負責人組合。去年有個學員讓合作5年的供應商總監寫了推薦信,詳細描述他處理突發危機的案例,面試時考官專門問了這件事,說一千,道一萬給了優先錄取。現在系統剛開放2025年秋季入學申請,建議大家最晚8月底前把材料備齊,趕上第一批審核通過率能高15%左右。
臺灣中央大學MBA申請材料清單(2025最新版)
想申請臺灣中央大學MBA卻不知道從哪兒下手?別慌!這篇直接給你整理好2025年最新版的材料清單,照著準備絕對省心。咱不整虛的,只說大實話,幫你避開那些“坑”。
一、基礎材料:缺一不可的“硬貨”
1. 成績單
在校生找教務處開最新成績單,畢業的兄弟姐妹們記得翻出畢業證和學位證原件。如果是非臺灣地區學歷,可能需要公證或海牙認證,別嫌麻煩,提前問清楚學校要求。
2. 語言成績
托福80+/雅思6.0+是基本線,2025年接受家考成績(但建議優先選線下考)。小語種同學注意:日語N1或韓語TOPIK5級也能用,但得附上英文翻譯件。
3. 身份證明
臺胞證、護照復印件別漏了!大陸同學特別注意:通行證有效期至少覆蓋申請季結束。
二、文書材料:這才是“隱形加分項”
4. 個人陳述(PS)
別寫成流水賬!重點說清楚三件事:
為什么非選中央大學MBA不可?(舉個例子:課程里某門特色課和你職業規劃掛鉤)
你干過啥和商科相關的事兒?(實習、創業、社團都算,但得寫出具體成果)
讀完MBA打算咋用這文憑?(越具體越好,比如“進某領域做跨境項目”)
偷偷說:文書控制在800字內,老師真沒空看長篇大論。
5. 推薦信
找兩個推薦人,避開親戚!教授+直屬上司是最佳組合。提前給推薦人發份你的簡歷,提醒他們寫具體事例,比如“XX在項目中展現了數據分析能力”,比空夸“優秀”強十倍。
三、容易被忽略的細節
6. 財力證明
2025年起明確要求:賬戶余額能覆蓋第一年學費+生活費(約合25萬新臺幣)。銀行流水別臨時大額轉入,提前3個月分批存更穩妥。
7. 面試準備
材料初審過了才有面試機會!提前練好這兩個高頻題:
“如果小組討論時隊友和你意見相反怎么辦?”(考點:團隊協作)
“用1分鐘說清你簡歷里最值得聊的經歷”(考點:邏輯表達)
8. 特殊通道材料
創業者記得交營業執照+半年流水;得過省級以上獎項的,把證書掃描件放對了附件欄,說不定能撈你一把。
四、避雷秘訣:“懂行的人”的血淚經驗
別卡deadline
官網寫截止日期前3天,系統能崩到你懷疑人生。提前一周上傳完所有材料,留出時間查漏補缺。
文件格式統一
所有材料轉成PDF,命名規則按“姓名_材料類型_日期”(例:張三_PS_20250901),老師審核時好感度直接拉滿。
別迷信模板
網上的文書模板早被用爛了,招生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。與其套話連篇,不如用自己真實故事打動人。比如有個同學寫“幫家里小吃店做抖音推廣,三個月流水翻倍”,反而讓面試官印象深刻。
對了嘮叨一句:材料準備別拖到對了一刻,早搞定早輕松。按這個清單捋下來,基本不會出岔子。臺灣中央大學MBA申請材料清單(2025版)就說到這兒,有啥不清楚的評論區直接問!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