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吉爾大學
McGill University
凌晨三點半的蒙特利爾街頭寒風刺骨,我抱著筆記本電腦往宿舍狂奔——這已經是本學期第三次在商學院大樓通宵趕case了。作為麥吉爾大學MBA在讀生,想和大家聊聊這所加拿大頂尖商學院真實的課程設置,特別是那些讓無數學生"聞風喪膽"的必修課。
麥吉爾MBA采用"鐵三角"課程結構:前三個月集中攻克基礎課,中間階段穿插實踐項目,對了半年專注專業方向。其中最硬核的當屬15門必修課,這些課程構成了整個項目的骨架。
首當其沖的是《管理決策會計》。這門課每周要處理5個真實企業財務案例,去年有17%的學生需要補考。最要命的是教授獨創的"三分鐘決策法":隨機抽取學生現場分析陌生企業的財務報表,必須在三分鐘內指出三個關鍵風險點。我至今記得第一次被點到名時,手抖得連計算器都拿不穩。
《全球供應鏈危機模擬》堪稱"熬夜冠軍"。課程要求8人小組在48小時內完成跨國企業的供應鏈重建方案。去年冬季恰逢蒙特利爾暴雪,我們組被困在學校整整兩天,靠著自動販賣機的能量棒續命,最終交出了127頁的解決方案。這門課的淘汰率常年維持在12%左右。
要說最讓人"又愛又恨"的,當屬《商業領導力實戰》。每周末要去當地企業處理真實糾紛,上周我剛調解完一家百年企業的家族繼承矛盾。這門課的考核方式很特別:由企業高管直接打分,曾有同學因為穿了牛仔褲去見客戶被扣了10分。
關于大家最關心的淘汰機制,麥吉爾采用"累計考核制"。每個模塊必須拿到B以上,任意兩門課低于C+就要留級重修。去年我們班有3位同學因此延期畢業。不過教授們并非鐵石心腸,我的《戰略營銷》就是在助教一對一輔導下驚險過關的。
給準備申請的同學三個建議:第一,提前熟悉Bloomberg終端機的操作;第二,練好咖啡因耐受度;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找好學習搭子。我們組的香港同學阿明、印度姑娘Priya和本地人Marc,四個人硬是靠著輪流值班買Tim Hortons熬過了最難的第一學期。
麥吉爾大學MBA淘汰機制詳解:哪些行為會導致延期畢業?
一、學分不夠?先別急著甩鍋給課程難
麥吉爾的MBA課程采用累計學分制,每學期都有最低學分要求。但真正被卡學分的同學,往往不是因為課程太難,而是栽在這三個細節上:
1. 選課太任性
必修課必須按學年進度完成,曾有同學覺得“戰略管理”聽起來無聊,硬拖到第二年再修,結果發現該課程是其他核心課的前置條件,直接導致后續課程無法注冊。
2. 小組作業擺爛
三門以上課程的小組作業評分低于B-會被學術委員會約談。去年就有同學因為開會總遲到、分配的任務不完成,被組員聯名寫郵件舉報,對了該門課記0分。
3. 補考不是保險箱
掛科后雖然能補考,但成績單會標注“Retake”。更坑的是,如果同一學年有兩門課需要補考,系統會自動觸發學業審查——這時候不僅要交200加幣的審查費,還得提交十頁紙的書面解釋。
二、出勤率不夠?教授真的會數人頭
別以為大課混個臉熟就行,麥吉爾的考勤規則比你想的較真:
每門課允許缺勤2次,從第三次開始每次扣總評5分
早退超過15分鐘算半次缺勤
線上課的攝像頭必須全程開啟,后臺會統計“有效聽課時長”
去年冬季學期,有個同學因為滑雪摔骨折住院,雖然提交了醫院證明,但還是被扣了10%的考勤分——校方認為“身體健康管理本身就是MBA學生的必修課”。
三、論文栽在奇怪的地方
你以為論文只要內容過硬就行?這些細節才是重災區:
1. 格式較真到標點
參考文獻必須用LaTeX排版,連逗號后面空幾格都有規定。去年有個印度學生因為用錯了字體(該用Times New Roman用了Arial),被要求重新答辯。
2. 數據來源必須“可舔”
用社交媒體截圖當數據源?等著被質疑吧。有個同學做餐飲行業分析,用了Twitter網友的點評截圖,結果被導師打回重做:“除非你能證明這些賬號不是機器人。”
3. 答辯時千萬別抖機靈
有同學在回答評委提問時說了句“這部分我交給AI處理了”,直接被判定學術不端。校方規定:凡涉及AI輔助必須在前言詳細說明使用范圍和方式。
四、實習也能成為絆腳石
學校要求的4個月強制實習,通不過的常見姿勢包括:
找熟人公司混蓋章:實習單位必須經過Career Service審核,去年有學生自家開的公司被查出“無實際業務運營”
周報寫得太敷衍:要求每周提交的實習日志,有人復制黏貼工作郵件充數,被導師發現重復內容占比超40%
老板評價太真實:實習結束后,帶教負責人需要填寫長達3頁的評估表,有個學生在“抗壓能力”欄被勾選了“需改進”,結果被要求延長實習1個月
五、跨不過的“文化考核”
麥吉爾有個不成文的規定:國際學生必須參加至少3次社區服務。有位中國學生覺得做義工浪費時間,結果在畢業面試時被問到:“你如何看待企業社會責任?”他回答時舉不出實際案例,面試官當場在評估表上寫了“建議延期重修商業倫理課程”。
六、財務問題也能讓你留級
學費晚交3天自動生成滯納金,累計3次滯納記錄會被暫停選課資格。更坑的是醫療保險——如果忘記在每年9月更新醫保狀態,生病去看急診可能面臨天價賬單,曾有學生因此不得不休學打工籌錢。
麥吉爾的MBA項目就像個智能篩子,不是要故意為難學生,而是用這些細節篩選出真正適應高強度商業環境的人。在這里,連“忘記查郵箱”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——上周就有同學沒及時回復教務處的確認郵件,導致下學期課表被隨機安排。想在麥吉爾順利畢業,記住三句話:規矩比人情大,細節比大綱重要,主動溝通比事后補救靠譜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麥吉爾大學mba全面解析!學科方向深度剖析,聲譽高漲 (麥吉爾大學mba留學窺探)
澳門大學mba學科專業大盤點,面向群體曝光,教學體驗深度解析,職業技能提升必備!